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高等和美術研究機構中原有的“美術史及美術理論”專業被陸續改稱美術學,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有關部門又將美術學定為學一級學科下屬的與學、戲劇學等並列的一個二級學科。從那時起,美術學正式作為一個二級學科在中國誕生,並得到迅速的發展。美術學作為藝術學科的一個分支,涵蓋了視覺造型創作與美術史論研究的廣泛領域,是藝術學領域的支柱學科之一,在我國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這個重要作用尚未引起普遍的認識,與發達國家比,美術學的地位和普及程度相差甚遠。
美術學是人文科學的組成部分,是一門研究美術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美術的演變過程、美術理論及美術批評均是它的主要內容。美術學要研究美術家、美術創作、美術鑑賞、美術活動等美術現象,同時也要研究美術思潮、造型、美術史學等。此外,美術學還要研究本身的歷史即美術學史,就像要研究哲學史一樣。美術學既可以運用自己特有的方法進行研究,也可以藉鑑哲學、美學、學、、文藝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因此對美術學的研究還可以同其他學科的研究結合起來,形成美術學研究的邊緣地帶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學科,例如美術社會學、美術心、美術學、美術信息學、美術學等等。這裡,“美術”二字的涵義有時會擴大到書法及攝影等造型藝術領域。通過這一界定,美術學的基本研究對象包括美術史、美術批評與美術理論,構成了對“美術”這一現象的研究,這在我國已經形成美術學的基本框架。
然而遍覽歐美各地大學的學科設置,卻並不存在一個所謂的“美術學”的概念。至今還沒有與“美術學”對應的英文詞彙。歐美的美術 史研究,且以德國為例分析,強調美術史本身的意義的派別影響最大。特別是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的研究方法成為美術史研究的主流,美術史鉅子貢布里希更將圖像學的觀點進一步推延到人科的其他領域等等。在此意義上,美術史實際上是藉美術的外殼,承載社會文化的歷史內容與含義。設在綜合性大學裡面的美術史學科,大都擁有獨立的系別。如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這些知名大學均有美術史研究的專業。另外也有將考古與美術史並置的,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就有名為“考古與中國藝術史”。美術理論,美術批評學科,常設在綜合性大學的哲學系美學專業。當然,也有一批藝術院校有美術理論專業。
總之,國外還沒有一個可以能夠包含史、論、評含義的美術學概念。同時,也似乎不存在一個學科管理意義上的美術學。在中國古代美術文獻中,常常把畫評、畫史、畫論結合在一起進行探討。例如南齊謝赫的著名批評著作《古畫品錄》便是這種體例。謝赫在這部著作開頭,就對畫品即繪畫評論做出概括,“夫畫品者,蓋眾畫之優劣也”,接著對繪畫的功能和作用發表見解:“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沈,千載寂寥,披圖可覽。”這段話便是他的美術觀念和繪畫理論的表述。謝赫提出的繪畫六法,即品評繪畫的六條標準: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這六條標準成為此後繪畫批評中的根本原則,也成為我國古代美學理論的重要內容。由此可以看出批評理論和美術作品研究也可以進入史的範疇,中國古代畫論常將史和批評融匯其中。
美術批評與美術史、美術理論是三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學科,它們卻構成美術學的基本內容。美術批評學可以作為美術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加以研究,當然在批評學領域,美術批評學也可以作為批評學的一個分支,與文學批評學、音樂批評學等並列。美術批評運用一定的批評方法與原則,對美術作品的形式、、題材、內容、思想和風格進行品析、評判,揭示其價值,分析其優劣,或者對美術現象,美術思潮、美術流派、美術活動進行分析評價,揭示其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這種活動就是美術批評或者叫美術評論。美術評論和當前的創作實踐活動聯繫比較緊密,批評家要參與美術活動,及時了解創作動向,推動創作活動的發展,美術批評家有時還可參與策劃美術展覽,組織創作研討等活動,因此美術批評也是一項操作性、現實性比較強的活動。而美術批評學則是從理論上批評規律,提出批評觀念、批評標準和方法,或者總結歷史上的批評成果,建立起理論形態的批評學科。
美術史是由美術史家和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對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美術作品、美術文獻、美術遺跡進行發掘、研究、探討,客觀地揭示美術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基本規律的科學。中國第一部比較系統的美術史著作是唐代美術史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它開創了撰述中國美術史先河。西方美術史學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6世紀意大利畫家瓦薩里的《大藝術家傳》。這部書記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畫家和雕家的生平、活動和創作,為後人研究文藝復興美術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該書首次出版於1550年。西方藝術史學科的真正建立應以18世紀德國藝術史家溫克爾曼出版《古代藝術史》作為標誌。這樣,中國的《歷代 名畫記》早於瓦薩里約700年,早於溫克爾曼約900年。所以,中國美術史的學科建立實際上始於盛唐。
美術理論是對美術問題的理論探討,通過對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及設計藝術作品也可以包括書法及攝影的功能與作用、基本特徵、形式、結構、語言、風格及其中的規律和思想活動,揭示美術的普遍特點與規律。美術理論在狹義上主要是指美術基本原理,在廣義上則可以包括美術美學、美術哲學、美術心理學、美術社會學等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美術批評理論也是美術理論的組成部分,但鑑於美術批評理論和美術評論活動相對的獨立性,因此美術批評和美術理論常常分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學科進行探討。
在對美術史的研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客觀地揭示作品的創作年代、、作品的題材內容等,但當美術史家對其內容和形式進行探索時,也必然要與用一定的批評方法和藝術觀念及價值標準對作品做出評判,而在這一過程中,批評或明或暗地在起作用。固此美術史不可能完全離開美術批評。美術批評還是聯繫美學、美術理論與美術史、美術作品的橋樑。由此看來,美術批評與美術史、美術理論是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的,三者成為美術學的基本內容。
在經過以上的論述後,我們便可以知道《美術學博士生畢業論文文叢》這套選題的意義。這套書實際上是在檢閱著我國美術學研究的新水平,雖是博士生的成果,博士生的背後是導師。所以,這套書匯集的成果將包含著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學術智慧。與美術學研究的以往成果比,這批論文在學科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均有新的發展,相信對我國的美術學建設乃至整個美術事業的發展均有重要意義。
美術不僅僅是賞心悅目的生活課題,還是博大精深的學術課題,它反映著的歷史積澱,也預示著民族文化的發展,它是一個民族文化狀況的標誌,也是一個民族精神狀況的標誌。榮寶齋出版社正是站在這個高度上去對待這一選題,希圖讓更多的讀者通過這一套書不僅了解美術包括東方和西方、古典和現代,也由此了解到中國文化的精神和人類的生存價值 .
The textual, photographic, video, audio, and combined audiovisual programs and products resulting from Michael Andrew Law’s Artworks and products including the material contained in this web site, are protected under Hong Kong,SAR,China and international laws as copyrighted works. Anyone who displays, reproduces, copies, creates derivative works, or sells our textual, photographic, video or audiovisual programs for commercial or non-commercial purposes without our permission violates the copyright laws and is liable for copyright infringement